(美食攻略)
来到阜阳
不品尝当地的美食
岂不是白来一趟
这不仅是一场听觉的盛宴
更是一次味蕾的狂欢
为大家推荐一波阜阳的地道美食
在享受音乐的同时
感受阜阳的美好风味
阜阳十大名小吃
格拉条
宋时,苏东坡前往杭州担任通判,在途中取道颍州。他去拜谒好友,途中感到饥饿难耐,就来到一户农户家中。他表明自己的身份,请求给些东西充饥。农户仰慕他的才情,想要好好款待他,可是家中贫困,没有鱼也没有肉。于是农户就端上面给苏东坡,并且把家中仅存的芝麻酱、黄瓜、豆芽等东西放在碗里,匆忙间没有来得及搅拌。苏东坡看到这些食物色泽诱人,顿时胃口大开。农家提醒他盐、酱油等调味品还没有调匀。苏东坡随即动手上下搅拌。吃完之后,不停地称赞。问道:“这是什么面?”农家感到很窘迫,随口回答说:“格拉条!”“格拉”在阜阳的土语中是搅拌的意思。苏东坡吃完之后一直记挂着,回到府中就命令下人按照同样的方法做这种面,后来这种面就流传开来,成为了阜城的特色小吃。
板面
板面起源于太和县,传说为张飞所发明。有一天,张飞正为军事方面的事而心烦意乱,当听到有人抱怨饭菜还没做好时,他的怒火更旺了。接着,他前往军中查看后勤情况,看到饭菜仍未准备好,便抓起案几上的面团,狠狠地摔了起来,一边摔一边骂骂咧咧。临走的时候,他又顺手将摔出来的面扔进了锅中。这个举动使得做出的面不但面筋道且好吃,还提高了做饭速度。正因如此,军中厨师开始效仿,并不断对其进行改进,最终形成了这种独具特色的板面。
卷馍
卷馍,也被称作粉子馍,在皖北一带广泛流传。据说,北宋那位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欧阳修在颍州府(现今的阜阳市)担任太守的时候,为了能更好地融合当时颍州地域的面食特色,改变仅仅蒸馍煮面条的习惯,就和百姓一同想出了制作粉子馍的法子。可是,仅仅有薄薄的粉子面皮的话,虽然吃起来很柔软可口,可是却太过单调,于是就尝试着添加面筋以及各类应季的蔬菜。欧阳老先生对其十分喜爱,且以此为傲,常常用它来招待客人。在欧阳修于颍州致仕(退休)的宋熙宁四年(1071 年),前副宰相赵概和时任颍州知州吕公著前来探望他,也就是史上著名的三老相会(阜阳现尚有“会老堂”),那时欧阳先生精心制作了粉子馍来招待他们二人,赵概和吕公著食用后连连称赞,直说“好味道好味道”。
月䪞汤
月䪞汤是民间流传的一种小吃。据传,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偶然品尝到了此汤,对其大加赞赏,自此,月䪞汤便声名远扬。如今,月䪞汤已传遍江淮大地,成为安徽风味独特的著名小吃。它以简单的做法和鲜美的口味而被流传,主要是用羊或鸡的骨头熬制汤,在汤里稍微勾点芡汁,使汤更浓。把一个鸡蛋打到碗里并搅匀,接着用滚开的汤汁去冲,从而冲成蛋花,这样鲜美的撒汤就制作完成了。当然,最好是放入一些荆芥并且滴上几滴麻油,那样味道会更加好!
粉鸡
粉鸡是阜阳具有代表性的回族传统小吃。经考证,它起源于清咸丰年间。武显将军李培才有七个儿子,分别在颍州谢集和霍邱李家圩。其中前四个儿子是同一个母亲所生,在武显将军迁徙到霍邱的时候,这四个儿子留在谢集打理家业。后来家道中落,将军的第三个儿子李义南的后人在谢集开办了一家食馆,名叫“寻禽记”。店中经营家禽熟食,有鸡、鸭、鹅等。店内自创了一种做法,用当地特产山芋粉将鸡鸭禽肉挂浆,然后水煮,再配以香料混炖在大缸里。一时间,宾客纷纷前来聚集。因为这种熟食取材于山芋粉和鸡,所以后人就给它起了个名字叫:粉鸡。
淡麻糊
麻糊是沿淮准北地区的传统小吃。据传在南宋年间,金国的名将金兀术与岳飞在朱仙镇大战之后开始南下。当时,大将韩昌带领着金兵驻扎在旧县镇(原太和县老县城)。因为金国的军士大多来自北方的游牧民族,他们喜爱喝马奶,然而在中原的农耕地区,马奶是很匮乏的。于是百姓们富有创造力,决定创造一种“马奶”。他们不断尝试,以大米为原料,最终做出的食物粘稠纯白,香气四溢,且没有马奶的腥味,在金兵中很受欢迎。然而,这些金兵很挑剔,嘴上却说“马马虎虎”。因为“马虎”与“麻糊”读音相似,所以后人便称之为麻糊。
咸麻糊
阜阳咸麻糊与“胡辣汤”有相似之处,然而它没有那种辛辣的味道,口感不咸不淡,正合适,味道很香且可口。其中包含豆皮、花生米、海带、芝麻等配料。阜阳人最常有的吃法是把刚炸好的油条掰成段,然后浸泡在咸麻糊中,那味道与豆浆泡油条不相上下。
咸馍
咸馍,又名卷布袋,其寓意是把所有美好的事物都卷起来收入囊中。咸馍属于皖北的特色美食。先把面粉擀成薄薄的面皮,接着铺上拌好的馅,然后卷成长条,再切成长 20 公分的条状,之后放入馍笼去蒸或者沿着地锅边缘蒸。用馍笼蒸出来的口感松软,沿着地锅边缘蒸出来的则酥脆。它皮薄馅多,口感丰富且爽口。咸馍的核心在于馅,馅料会依据应季蔬菜而发生变化,常见的馅料有胡萝卜、荠菜等。阜阳有十二样东西:“一叶一茶一糊条,三馍一两鸡汤”,在这三馍当中,其中之一便是咸馍。
娃娃鱼
娃娃鱼在阜阳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它因爽口开胃而深受人们喜爱。制作娃娃鱼时,先将红芋粉烧开,再和成面糊。在面糊热的时候,把面糊倒入大眼漏勺,下方放置一个大盆,大盆中盛有冷水。接着,面糊就会从网眼里漏出来,掉到盛有冷水的盆里。冷却后,就形成了像蝌蚪一样的娃娃鱼。
烧饼
阜阳人习惯把烧饼称为“烧饼馍”。阜阳烧饼具有外脆内酥的特点,香味扑鼻,呈现出黄澄澄、金灿灿的色泽,可谓是色香味俱佳,看着就令人食欲大增。阜阳烧饼的制作一直沿袭传统方式,以面粉、芝麻、盐、清油、碱面、糖等为原辅料,进行和面发酵,加入酥料使其入味,揪成剂子成型,刷上糖色,粘上芝麻,然后放入炉中烤制,出炉后的烧饼既香又酥。阜阳的烧饼大多呈椭圆形状。它很讲究火候。最正宗的阜阳烧饼是用土炉来烘烤的,注重贴在炉壁上烘烤至“焦”。烧饼中间需要略微凸出。芝麻粒是阜阳烧饼的绝佳搭配!一碗牛肉汤搭配一个烧饼,常常是很多阜阳人早餐的固定搭配。按照阜阳人的说法,既好吃,价格又不贵!
阜阳小吃名街
东关小吃街
东关清真小吃一条街处在阜阳市老城区东关外的回族社区,位于民主路与胜利路的交叉处。这里有百家经营户,能提供上百个就业岗位。主要经营的是回民的清真传统美食,像大块牛肉、羊杂碎、粉汤鸡、油香等这些具有民族特色的美食,深受阜阳人的喜爱,有很多人是因为慕名而来品尝这些美食的。
地址:阜阳市颍泉区颍河西路阜阳市民族幼儿园西200米
阜纺小吃街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形成,由阜阳老纺织厂工人及家属居民聚居而逐步演变,在阜城已有将近 50 年的历史,见证了阜阳的发展,汇聚了众多阜阳著名小吃,如烧鸡、牛肉、麻糊、油条、碗蒸豆腐脑、羊肉板面、地锅豆腐、纯正麻油、阜阳馓子等。
地址:阜阳市颍州区文峰路98号
大学城·红街
大学城·红街位于阜阳师范大学西湖校区北门对面,交通较为便利。它涵盖了商业金街、商务酒店、公寓、大型超市、豪华影院、健身娱乐以及特色餐饮等多种不同的业态,是主要以大学生消费群体为目标的一个综合体。这里的夜市颇具文艺气息,有 KTV、露天餐吧、影吧等各种设施一应俱全。
地址:阜阳市颍州区清河西路125号
二里井小吃街
二里井夜市已经形成 20 多年了。它从东到西有 700 多米长。街上有 1000 多家商户。带动了 3000 多人创业就业。日均人流量达到 10 万人。年营业额超过 4 亿元。它是阜阳最知名的夜市街,老少皆宜。卷馍、咸馍、肉夹馍、铁板鱿鱼、杂粮煎饼、臭豆腐等小吃。这些小吃五花八门。令人垂涎欲滴。在二里井夜市的东侧,也就是颍上路与永昌路交口的西南角,新开设了首个阜阳小吃创业示范街区夜市,它被称为“颍州里”。这个夜市是依托二里井夜市现有的餐饮业态,经过统一的规划建设以及整体的升级改造后打造而成的,目的是为市民营造出安全、整洁且有序的用餐环境。
地址:阜阳市颍州区永昌路163号
古東子里小吃街
古東子里是阜阳的首家沉浸式文商旅综合体,在这里可以一站式实现吃喝玩乐。它是一个集运动、健身、社交、娱乐、餐饮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体验式潮流空间,其中包含了阜阳大戏院、老师院北门、博物馆、时光小卖部等 90 年代的建筑场景,那些怀旧的老物件能够在一秒钟内带你穿越时空。二楼有数十种具有老阜阳味儿的经典招牌小吃,三楼是 U 趣•家庭娱乐中心,这里有萌宠乐园、海洋球池、亲子动漫城,能带来超全的游玩体验。四楼是沉浸式娱乐中心,里面有保龄球、高尔夫、射击、轮滑、街机等,应有尽有。
地址:阜阳市颍州区U悦青年·潮玩运动街区二楼
来源| 综合阜阳小吃创业协会
编辑|张雅娴责编|梁范然审核|刘艳丽
·
版权声明:本文为 “博览广文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0755-88186625
电子邮件
admin@lanyu.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