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习的概念
学习的概念存在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学习意味着人和动物在生活进程中,凭借自身所积累的经验而引发的行为或者行为潜能的相对较为持久的变化。狭义的学习则是指个体在特定的某种情境之下,由于进行了练习或者反复经历而产生的行为或者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变化。3. 学习是因反复经历经验而导致的。
(二)学习的种类
1.加涅的学习层次分类
加涅按照学习情境从简单到复杂、学习水平从低级到高级的顺序,将学习进行了分类,分成了八类。他由此建构了一个完整的学习层级结构。这八类学习分别是:有信号的学习;有刺激与反应的学习;有连锁的学习;有言语联结的学习;有辨别的学习;有概念的学习;有规则或原理的学习;有解决问题的学习。
加涅的这一分类是依循由简单至复杂、由低级至高级的顺序展开的。这种学习分类系统几乎将心理学家所研究的所有学习类型都囊括其中。它既涵盖了低级动物的学习,也包含了人类的学习。其中,前三类属于简单反应,许多动物都能够完成这样的学习;而后五类则是复杂反应,属于人类的学习。
2.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
加涅在上述八类学习的基础上,为了能更好地与教学实际相融合,进而提出了五种学习结果,并且将它们视为五种学习类型。这五种学习结果分别是:其一为智慧技能;其二为认知策略;其三为言语信息;其四为动作技能;其五为态度。
3.我国心理学家的学习分类
我国教育心理学家认为,教育系统能够通过知识、技能的传递,来促使学生的能力和体力得以形成与发展;同时,通过行为规范的学习,能让学生的态度和品德得以形成与发展。所以,为了推动学生在德、智、体方面实现全面发展,他们主张把学生的学习划分成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以及行为规范的学习这三类。
(三)学习的特征
1.小学生学习特征
低年级儿童难以深刻领会学习的意义。低年级小学生不太了解学习的价值,也难以清晰分辨学习和游戏。教师应迅速让学生适应新的生活制度,让儿童明白学习并非完全是游戏,而是一项严肃的工作,通过学习能够知晓许多有价值的事物。
学习动机是期望得到老师的称赞以及父母的夸奖。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努力学习的目的就是希望获得老师的表扬。因此,他们对老师对待自己的方式以及对自己学习的反应非常敏感。分数带有教师的评价,所以,学生能够很快了解到分数的作用,而取得高分也就成为了小学生的学习动机。
低年级学生对学习过程的形式存在兴趣,然而对学习内容和结果的兴趣相对比较弱。教师应当善于借助这一特点来安排教学过程。
小学生的学习习惯尚未完全养成,他们对学习的常规也缺乏足够的认知。
年龄增长时,对学习结果的重视会随之增长。儿童在年龄增长过程中,逐渐开始重视学习的结果。学习内容的兴趣通常与自身对成绩满足感的体验相互关联。这种满足感会随着教师的称赞、夸奖而得以增强。所以,教师应当多鼓励学生,这对于良好学习态度的形成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版权声明:本文为 “博览广文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0755-88186625
电子邮件
admin@lanyu.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