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打开手机上的各种生活服务软件。可以看到有不少低价团购产品。像 0.99 元的书法国画课。1 元的声乐课。9.9 元的热门舞蹈班等。这些课程由于价格便宜。所以吸引了很多人去购买。
低价团购课让人感觉很“香”,但其背后往往藏着不少陷阱。很多人原本想花低价薅羊毛,然而却发现课程内容质量与预期不一致。甚至还有人被引导办理了数千元的预付费年卡,之后遭遇了消费维权难题。
所谓的低价团购体验课,到底有哪些套路呢?又暗藏着哪些消费陷阱呢?让我们来看四川德阳王女士的经历吧。
2.5折低价舞蹈课藏套路
办年卡难维权
今年 2 月,四川德阳的王女士(化名)对舞蹈产生了兴趣。她在网上查询到当地有一家舞蹈培训机构推出了团购低价体验课。到店咨询后得知,198 元的低价体验套餐包含 8 次课,且有爵士、KPOP 等 4 类舞种。该课程原价为 792 元,相当于打了 2.5 折。一节课折合下来 20 多块钱,王女士觉得比较划算,于是就付款买了课。此时,销售人员引导王女士不要通过网上团购的方式。他们让王女士按团购价格直接把钱转账给店里。
四川德阳的当事人王女士说:当时他给了我一个二维码,并且让我直接扫过去就可以。
王女士没有过多思考就进行了转账。一周之后,她去上了首次课程。课程的内容她还算满意,然而在销课这个环节却出现了问题。
四川德阳的王女士称:他们称上 1 节课会扣除 2 次课时,这就意味着要销两次卡。起初他跟我说有 8 次,可后来他又说是 4 次课。
销售人员在与商家协商期间,向王女士推销起了价格为 3000 多元的年卡。他们声称,只要办理了这张卡,之前的体验课就可以免费。
四川德阳的王女士说:报名的时候我明确讲了,我是没有任何基础的。他当时表示他们有针对零基础学员的班级。然而实际情况是,大家都混在一起上课,并没有按照学员各自的能力来进行授课。
王女士对课程编排不满意,她提出要退卡退费,然而商家拒绝了她的要求。
四川德阳的王女士称:商家称他们的协议上写的是因个人原因不能退款。他们指着签字的地方让我签字,却没有告知我需要注意什么,也没有提及他们有哪些条款,完全没有提及相关内容。
记者就此致电商家,商家却否认了王女士的说法。
四川德阳涉事商家称:若原因在我们这边,我们能够去申请退款。倘若原因是您个人的,那我们就不会退费,并且这些情况我们都会提前讲清楚。
王女士感到无奈,她通过相关渠道向消协等部门提出了投诉,此刻正处于等待有关部门处理的状态中。
复盘低价团购体验课的层层套路
我们来简单复盘一下王女士遭遇的低价团购背后的套路。
第一步,低价引流。用2.5折的价格吸引消费者前来体验。
第二步,出现了货不对板的情况。原本说好的是八节课时,然而在实际体验时,却变成了两课时兑换一节课。
第三步,让消费者办理年卡。王女士觉得这体验课似乎不太划算时,推销人员提出办理年卡,并且表示办理年卡后体验课可以免费。
第四步,称预付费年卡不能办理退卡。商家与王女士口头约定的零基础课程,在实际上课期间不见了,商家坚决表示无法退卡。
整个过程就是把消费者置于股掌之间,套路很深。那么,王女士的经历是否具有普遍性呢?由购买低价课所带来的套路还有哪些呢?记者针对这种情况展开了调查。
低价课套路多
退费难是普遍现象
在某投诉平台上,记者用“团购课”作关键词进行搜索。结果发现,有 800 多条相关投诉。这些投诉中,有不少是集中在团购课体验不佳方面,以及在体验过程中被诱导消费等问题上。当记者更换关键词为“体验课”进行搜索时,投诉案例量达到了 1 万多条。这些投诉案例涵盖了全国各地,包括线上和线下的各类兴趣培训班。
记者针对舞蹈、声乐、健身等常见的低价体验课种类,在北京的多个商家分别进行了探访。在一家声乐培训机构,记者与老师约定了 10 点 30 分上课,然而授课老师迟到了 20 分钟才抵达。在另一家语言培训机构,记者按约定时间到达教室,然而老师并未出现,却是课程顾问露面了。对方以安排课程计划为借口,让记者扫码填报个人信息表,其中包含了职业、收入、家庭情况等与课程无关的个人信息,并且还对记者进行了长时间的套餐课程推销。
调查记者发现,低价体验课的内容质量存在差异,有好有坏。办卡之后,面临退费难的情况是较为普遍的现象。上完体验课后,商家通常会推荐办卡,然而办卡相对容易,退卡却会遭遇各种困难。
北京某舞蹈培训机构:若实在无法使用,您能够将其转给其他人;倘若确实不想使用,且又无法转出去,还可以交给我们,由我们帮您进行转。
商家称,若他们帮忙转卡,会收取 10%的转卡费。此外,在另一家声乐培训机构,记者团购了该店价格不到 1 元的流行声乐一对一体验课。体验课进行了半小时之后,该店的销售在向记者推销课程时介绍,现在店里的套餐中,最低档次是 20 节课 6400 元,这样算下来每节课是 320 元。并且销售还表示,如果客户后续办理了卡但不想上课了,公司通常是不会退款的。
北京某声乐培训机构称:退卡并非易事,若你自身无法继续上课,可将其转借给朋友来上课。通常情况下,若无特殊情形,公司一般不会愿意办理退卡事宜,这点已提前向您说明清楚。
此外,在调查中记者发现,部分商家存在退费时改变价格计算方式的情况。在北京的某舞蹈培训机构,其负责人在推销团课时曾介绍,新人特价团课有一个 40 节 3500 元的套餐,每节课的价格相当于 87.5 元。后期若不想继续上课并要求退费,需以课程优惠前的价格,即 150 元每节,扣除已上过课的费用,然后将剩余部分退还给消费者。这表明每节课消费者会损失 60 多块钱。
低价不等于低质
不退款等条件于法无效
原本应当是给予消费者实惠的低价体验课,却致使许多消费者多次陷入困境。推出低价体验课,怎样才能达成商家与消费者的共同获利?而当遭遇虚假宣传、强制推销等消费方面的问题时,我们又该以何种方式来维护自身权益?
记者调查后得知,市面上那些让消费者反感的低价体验课,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其本身课程内容的质量以及成本就不高,商家通过低价来进行推销。另一类是商家利用低价进行引流,当消费者到店使用时,会发现存在各种各样的限制条件和障碍,亦或是到店之后被推销去购买更多价格更高的课程。专家指出,这些情况都是在损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日前刚刚发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预付式消费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九条规定,收款后不予退还的行为、丢失卡后不予以补办的行为、限制转卡的行为等这些“霸王条款”,应当依法被认定为无效。
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的副秘书长陈音江表示:一概不允许退货,这明显对消费者的权利进行了限制,同时也加重了消费者的责任,此条款属于不公平且不合理的格式条款。按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该条款不具备法律上的约束力,消费者有权利主张此条款无效。
4. 若以上两点都没有,那么双方签订的格式条款就不具备法律效力。
中国政法大学的副教授朱巍表示:合同约定应当写得清晰明了,要明确之前是否提醒过消费者查看。例如在撰写合同的过程中,如果没有对消费者进行特别提示,也没有重点加以说明,那么这种情况下该格式条款是无效的。
专家特别提示,对于商家来说,推出的低价体验课,需客观真实地展现并提供约定内的服务,以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不能在付款前后出现不一致的情况,也不能随意变更或降低服务质量。同时,相关监管部门也要对推出低价课的各类培训机构的违法违规问题及时进行监管和惩戒。
网络平台有责任加强审核
版权声明:本文为 “博览广文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0755-88186625
电子邮件
admin@lanyu.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