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指导
光明日报社主办、光明网承办的
2023“中国非遗年度人物”
推选宣传活动
日前确定100位候选人名单
并向社会公示
其中
大理3人拟入选
↓↓↓
李福明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银饰锻制技艺(鹤庆银器锻制技艺)的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和文光丽江市民间艺人协会会长
茸芭莘那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民族文化工作团一级演员
段四兴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木雕(剑川木雕)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姜宗德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剑川白曲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董梅华云南阿盆姐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
本届推选宣传活动启动后,社会各界反响很热烈。各地文旅厅非遗处、非遗保护单位、专家以及网友都积极地推荐候选人。收到各方推荐的人选后,组委会对这些人选进行了合规性审查。然后,根据参选人个人的情况以及专家的意见,选出了包含传承人、艺术家、管理者、研究者、传播者等这些类型的 100 位候选人。接下来,光明日报非遗传播专家委员会及专家评审团会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进行复选。他们要从 100 位候选人当中推选出 30 位提名候选人。最后,根据网络评议以及专家评议,从这 30 位提名候选人中选出 10 位 2023“中国非遗年度人物”。
以提升全社会对非遗保护事业的关注
李福明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银饰锻制技艺(鹤庆银器锻制技艺)的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李福明为男性,是白族。他出生于 1977 年,来自大理白族自治州鹤庆县草海镇。1998 年,在知晓了部分金属结构技艺之后,便回乡去学习手工银器的设计与制作。他始终致力于把传统技艺和现代审美进行融合,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2013 年到 2018 年期间,对银器金银错不同金属材料镶嵌的技艺进行了完善与恢复。在此期间,获得了 6 个国家专利。
李福明作品 金银错·玉兰花套装
并且得到了大力推广应用。
李福明作品 铜包银·葫芦壶
2018 年到 2022 年期间,李福明所开发的银饰锻制技艺包含竹丝扣银系列、玉雕与银器系列、木雕与银器系列等。这些银饰锻制技艺获得了 3 个国家专利。
段四兴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木雕(剑川木雕)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段四兴为男性,属于白族。他出生于 1973 年,是大理州剑川县金华镇人。他担任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的负责人,是正高级工艺美术师,同时也是剑川兴艺木雕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的总经理。
1995 年,段四兴参与研发了多种旅游工艺品。段四兴参与了昆明西山华亭寺大雄宝殿、天王殿、藏经阁的修复工作。他参与设计雕刻的大型木雕作品《大理国张胜温画卷》,总长 97.6 米,高 1.8 米,目前收藏在云南民族博物馆,并且它是迄今剑川木雕中最长的作品。
段四兴(左二) 大理州委宣传部 供图
2007 年,为使剑川木雕更好地传承下去,剑川县文体局在剑川县兴艺古典木雕家具厂成立了“剑川县木雕技艺传习院”。段四兴承担传艺工作,向年轻一代传授剑川传统木雕技艺并进行培训。同时收集整理反映剑川木匠生产生活的民间故事、歌谣以及老一辈木雕艺人的经验,编写成教材。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先后培训了 300 多名学员。并且与剑川县残联合作,举办了 3 期残疾人木雕技艺培训班,共培训 60 多名残疾人学员。他与父亲创办了剑川县兴艺古典木雕家具厂。2014 年,该工厂被文化部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示范保护基地”。同时,它也被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确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基地”。
2018 年 5 月,段四兴被文化和旅游部授予木雕(剑川木雕)项目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这一称号。
段四兴设计制作的台屏《密境瑰宝》 大理州委宣传部 供图
姜宗德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剑川白曲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姜宗德为男性,是白族。他出生于 1965 年,来自大理州剑川县甸南镇兴水村。自幼他就对民间民歌极为喜爱,在放牛羊的时候、打柴的时候以及进行田间劳动之际,常常打歌对调。在课余时间,他也热衷于民间对歌。从 2000 年开始,他曾 20 多次荣获省、州各类民歌大赛的特等奖以及一等奖等。曾多次受邀前往上海等地进行民歌演唱大赛和学术交流,还受到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的采访与报道。2009 年 11 月,曾被邀请到中央音乐学院授课,主要讲授白族三弦弹奏法。
姜宗德(左四)
姜宗德在演出结束后,长期深入到民间去进行挖掘和搜集工作,那些即将失传的民歌民谣就是他的目标。如今,他已经收集到了《牧羊歌》《打柴歌》《农耕调》等白族本子曲以及上百首民间小调。他不仅注重自身的学习,还格外注重对人才的培养,现在已经传授带出了 100 多名青少年民歌歌手。与民间歌手李宝妹出版发行了数十集白族民歌专辑,还与其他歌手一起出版发行了数十集白族民歌专辑。这些专辑出版后,免费向民间捐送上千盘,从而为弘扬民族文化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李宝妹(左一)和姜宗德(左二)
姜宗德创作的白族调极具白族民歌的风味,其内容深刻且意味深长,声调也很押韵。在演唱时,声音圆润,并且感情投入,很受听众的喜爱。无论是对唱还是独唱,都能够自行用三弦伴奏,弹奏与演唱配合得十分融洽。
2018 年 5 月,姜宗德被认定为剑川白曲项目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此认定由文化和旅游部作出。
版权声明:本文为 “博览广文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0755-88186625
电子邮件
admin@lanyu.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