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十一姐 编丨Leon
最近在 B 站偶然刷到一部很棒的纪录片,名为《行家本色》。经过查询,它在豆瓣的评分高达 9.2,并且是日本 NHK 电视台拍摄的一部王牌纪录片。
它在 10 多年前就开始拍摄了。每一期都会对在某个行业、领域达到顶尖水平的人进行深度采访,能近距离展现他们的工作状态。到现在已经采访了几百人,在 B 站上面可以看到其中的 40 多期。
这些“大拿”之中,有一些是名人,例如藤子不二雄、宫崎骏、高仓健、宇多田光等。同时,也有一些人虽然名气不大,但在他们自己的领域里达到了最为专业的程度。
它不仅包含了我们传统观念里认为不错的一些职业,例如妇产科医生、杂志编辑、翻译员、公务员等,还包含了各类“新颖”的职业,像游戏制作人、动物摄影师、零食设计师、漫画编辑等。同时,它也采访了一些我们或许觉得不是特别“亮丽”的职业,比如保洁员。
我看了之后感触很深。三百六十行确实是这样,行行都能出状元。尽管隔行如隔山,每个行业都有其不同之处,但实际上在每一个行业里,能够成为“状元”,能够取得成功,其底层逻辑都是相同的。
这或许就是在未来充满不确定性的情况下,我们能够为孩子抓住的那个“确定性”。
坚持的美食博主
纪录片中有一期,采访的对象是一位料理家,她叫栗原晴美。摄制组花费了好几个月的时间跟随着她进行拍摄。
这个栗原晴美在日本较为知名,她出版了数量众多的料理书,并且这些料理书很畅销,销量达到了 2200 万册。用当下的话来讲,她属于一个网红美食博主。
说到网红美食博主,我们会想到她的 成功的秘籍是什么呢?
可能是下面这几个词:
漂亮;
运气好;
抓住了风口。
但栗原晴美为什么能成为一个 受欢迎的美食博主呢?
不是通过打扮得漂漂亮亮,然后拍摄几张好看的照片就能火起来。而是由于她在一件事情上的坚持:
坚持自己的菜谱,要让从未学过厨艺的小白,都能依此做出美味料理,不存在买家秀和卖家秀的差异。
例如她撰写一份虾仁炒饭的菜谱。原本这只是一道十分简单的家常菜,或许只需 10 分钟就能将菜谱完成。
但是就为了研究这样一个简单的菜谱,她做了一个月的炒饭。
她首先执意要用平底锅来炒饭,而不使用大炒锅。原因是在日本,大部分家庭里都没有大炒锅。
第二她坚持炒饭的过程当中不能颠勺,因为颠勺对初学者很难。
她对一道最普通的虾仁炒饭进行了反复实验,实验次数达几十次。最后她发现,用油的量以及放油的时间是关键所在。只要把这两点做对了,即便一个人没有炒锅,也不会颠勺,依然能够做出颗粒分明的炒饭。
后来,她又跟一道苹果派死磕上了。
她期望让每一个初涉厨艺的人,利用各种不同的苹果,都能够做出味道同样美味的苹果派。
但是每个苹果的甜度存在差异,有的苹果偏酸,有的苹果偏甜;每个苹果的硬度也有不同,有的苹果稍微煮一下就变软了,有的苹果煮很久仍然不够软。那该怎么办呢?
栗原晴美进行了将近两个月的研究,她做了 50 多次苹果派。她尝试了诸多办法,包括用不同的锅来做,想看看锅是否会对做苹果派的效果产生影响。
就是因为有这样一个细小的坚持,即让每一个小白都能做出好吃的料理,所以栗原晴美才能够成为一个受欢迎的美食博主,并且火了很多年。
这个坚持或许并非极为震撼、令人动容的。然而,她在其中认可了自身的价值。
我工作和创业这些年,渐渐感受到,成功最不可或缺的一个要素就是坚持。
大风刮来的成功有没有呢?有,但那是小概率事件。
绝大部分人在通往成功的大路上,必定充满辛苦,必定充满困难,必定充满失败,必定充满自我怀疑。只有在这条路上坚持到底、毫不退缩的人,最终才能抵达成功的那一端。
那什么才能让一个人一直坚持下去呢?
热爱,和找到自己的价值。
栗原晴美若不喜欢做菜,在这工作里既无法享受到乐趣,也找不到价值感,那她是不可能忍受去做 50 次苹果派的。
因为喜欢,享受其中的乐趣和成就感,所以即便常常觉得辛苦,想要退缩,然而最终还是有一股力量,能支持她爬起来,继续在这条路上前行。
“干技术活”的保洁员
再来说纪录片里另一个让我很感动的人。
她是一个保洁员,叫 新津春子,在日本的羽田机场工作。
保洁员在许多人眼中,其工作的社会地位并不高。然而,新津春子在这个行业中成为了专家,别人难以处理的污渍她都能够处理好,并且她在工作中的细致程度以及周到程度,让同行都难以企及。
机场里有一个饮水池,它发黑了。别人都无法将其清洁干净,所以只好把新津叫来。
新津立刻作出判断,这是饮水池沾上了漂白粉所造成的,要处理掉非常困难。
怎么办呢?
她先是从80多种清洗剂当中挑选出了合适的清洗剂。
其中有一种是强酸的溶液,用来去除漂白粉的。
饮水池是由不锈钢制成的。不锈钢不具备抗强酸的能力。所以遇到强酸时,饮水池很容易变色且失去光泽。
新津表示,她的目标在于既要去除污渍,又要能够保持光泽,要是做不到这一点,那就没有意义了。
关键在于能否迅速擦净强酸溶液,动作稍慢就会导致溶液干掉,不能让溶液停留 10 秒以上,否则就完了。
她需要严格留意每一个步骤,动作既专业又快速,最终将饮水池还原得锃亮。
她清理完后,打开了水龙头,看着水流出来。接着她说:“这样看上去,水很好喝吧。”可以看出,她内心由衷地开心,并且有着满满的成就感。
新津自豪地说,他觉得自己的工作并非仅仅是保洁工的范畴,而是在从事技术活。
因为有这样的专业和坚持,新津在全国大楼保洁能力大赛中获得了第一名,他被称作日本第一清洁工,如今是统领羽田机场 300 名清洁工的现场督导。
她参与开发了刷子,这个刷子是用来清洁烘干器排水口等普通刷子刷不到的地方的。
这就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道理。
哪个行业其实并非那么重要。在任何一个行业中,只要投入的时间足够长,并且足够专业,都能够成为“状元”,从而通向成功。但这需要有兴趣、有热爱、有价值感、有力量,拥有一颗积极且跳动的心,并且在这方面不断地进行探索和前行。
保护他们寻找的能力
面对未来和教育,我们心慌。因为未来具有不确定性,成功又显得难以捉摸,所以我们不知该为孩子抓住什么,心中慌乱不已。
但如果能去繁就简,将那些浮华的表面拨开,把那些障眼的云烟驱散,我认为成功其实有一个普适的公式,即:
热爱 + 价值感(即使它很微小)+ 坚持 + 做到最专业
这是不确定里的确定。
也是让人自尊、自信,并且感到满足和幸福的秘诀。
而这里面,热爱和价值感是最重要的,它们是一切的前提。
怎样才能够帮孩子找到热爱和价值感呢?
在这里,我觉得应该去澄清一个观念:
家长的责任,并不是帮助孩子找到它,而是保护他们寻找的能力。
在心理学上有一个 探索自我同一性的概念。
什么意思呢?
每个人都会经历一个过程,那就是去寻找“我喜欢什么”的答案,去寻找“我想做什么”的答案,去寻找“我的价值是什么”的答案。
心理学家 把这种探索分成了四种状态。
第一种状态,叫同一性获得。
孩子自己经历了各种探索,而后如愿以偿,找到了自己喜爱的事物,找到了价值感,也建立了极为稳定健康的自我认知。
第二种状态,叫同一性延缓。
就是还没有找到答案,但是也没有放弃寻找。
第三种状态,叫同一性早闭。
自己没有经历寻找的过程,就接受了父母或其他权威之人强塞给自己的答案,从而过早地停止了对自我的探索。
第四种状态,叫同一性扩散。
没有思考过,也不想思考,浑浑噩噩过吧。
在这 4 种状态中,获得同一性是最为理想的一种状态。然而,同一性延缓也并非不可接受。因为这种寻找本身就有可能是持续一生的过程。只要他仍在进行寻找,就依然拥有动力。
早早的放弃,完全不想寻找,才是最糟糕的事。
作为家长,我们能够做到的是避免同一性过早固定。要对孩子少施加一些控制,给予他们更多的自由。鼓励孩子去进行探索,不要用自己的期望去束缚他们。
能不能找到,是孩子的课题;
保护他们不放弃寻找,是我们的课题。
本文从微信公众号“帝呱呱星球(ID:)”转载而来。这里有传说中的海淀妈妈、西城妈妈、顺义妈妈汇聚于此。由于工作以及地域方面的原因,我们能够接触到优良的教育资源和前沿的教育理念,并且会跟大家分享帝都妈妈在育儿方面的新认知以及京城的新生活。
版权声明:本文为 “博览广文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0755-88186625
电子邮件
admin@lanyu.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