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流传着鸡汤很有营养的说法,大家认为鸡的精华都在汤里,仿佛煮过汤的鸡就变成了没有什么价值的残渣。那么,喝鸡汤更有营养这件事,到底是一种错误的流传呢,还是确实有其科学依据呢?
鸡肉的成分
从现代科学的角度来讲,鸡肉给我们提供的营养成分主要是蛋白质。此外,其他的成分主要还有:脂肪,如今大家似乎都对其避之不及;还有维生素以及钙等矿物质。
鸡肉含有的脂肪不多,我们不想多吃它;鸡肉虽有维生素和其他矿物质,但不是它们的主要来源,所以我们不必重点关注。我们从鸡肉中主要获取的营养成分是蛋白质。
鸡汤里的营养
炖鸡肉时,脂肪容易溶解到汤中,维生素和骨头中的钙也比较容易溶解到汤中。脂溶性的香味物质溶解在脂肪里,会随着脂肪进入汤里,水溶性的香味物质自然能进入汤里,这就是汤好喝的原因。
但是,汤好喝不能表明我们所关心的营养成分蛋白质进入了汤中。鸡肉中含有多种蛋白质,在炖的过程中仅有一小部分会溶解到汤里。盐浓度以及煮汤时间对有多少蛋白质溶进汤里影响很大,然而很难超过蛋白质总数的 10%。这意味着,倘若只喝汤而不吃肉,就相当于丢弃了 90%以上的蛋白质。
为什么喝鸡汤比鸡肉更有效果?
有些人会问,为何一些虚弱的人喝了鸡汤后,会觉得身体有好转呢。从西医营养学的角度来看,这与鸡汤中的营养成分有关。这些营养成分是身体所需要的,并且已经溶解在汤中。当这些营养成分进入体内后,能够被直接吸收,相比之下,胃肠的消化负担大大减轻了。如果食用蒸鸡或炒鸡,考虑到食用的量以及肠胃的消化吸收能力,不一定能达到喝汤的效果。
为什么炖鸡汤的鸡肉比较“难吃”?
炖鸡汤时,加盐的时间很重要。盐的加入能促进蛋白质溶解,也就是说,加盐后炖能让汤中含有的蛋白质增加。
有人说,加盐会致使肉中的蛋白发生变性并凝固,进而对蛋白溶出形成阻碍。这种说法有些过于主观。在炖鸡的过程里,无论加不加盐,蛋白质都会发生变性,而在炖的过程中温度是很高的,蛋白质并不会凝固。另外,盐的加入使得汤的渗透压增大,会让鸡肉出现脱水的情况。通俗来讲,鸡肉变得“不滋润”,丧失了“嫩滑”的口感。这也是炖完汤后鸡肉很难吃的一个原因。
很多人在吃的时候,更多考虑的是美味,而非营养。好的汤确实比肉好吃。
什么鸡用来炖汤最营养?
散养鸡是绿色食材且很滋补。孕妇产后,用其炖汤能助身体恢复;人患病康复饮食时,炖散养鸡汤是不错选择;常吃散养鸡可增强人体体质,提升人体免疫能力。
鸡博仕
让你吃到安全优质的农家散养鸡!
版权声明:本文为 “博览广文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0755-88186625
电子邮件
admin@lanyu.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