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一年秋收稻谷的时候。此刻,正是新米集中开始上市的时期,然而你曾见过呈绿色的大米吗?
最近记者在多个社交平台察觉到,线下商超中出现的绿色大米让网友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网友们上传的图片以及文字说明表明,这种大米整体呈现出翠绿色的样子,和普通大米之间形成了十分明显的对比。
对此,有网友评论说:“这明显就是‘科技与狠活’。”另外,有网友表明,自己以前购买并且食用过这种米,“还带有一股竹香味”。
绿色大米究竟是天然形成的呢,还是人工制造的呢?与普通大米相比,这种大米在营养方面是否更具优势呢?带着这些疑问,记者对相关专家进行了采访。
属于人工造粒产品
记者在某电商平台上以“绿竹米”为关键词进行搜索,了解到这种绿色大米被称为绿竹米,并且搜索结果有 5000 余条,价格区间在每斤 7 元至 20 元。
记者随机点开电商平台的一个绿竹米详情页,映入眼帘的是“香味十足”“纯天然”“零添加”等描述。商品简介信息表明,此款绿竹米是由淡竹叶粉与谷物粉等原料混合加工而成。在另一款绿竹米的配料表中,记者看到其配料包含大米粉、菠菜粉、淡竹叶粉、食用葛根粉和水。
从配料表方面来看,绿竹米是把多种原料进行磨粉处理,然后将这些磨粉后的原料混合在一起制作而成的,它属于人工造粒的产品。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的教授范志红,同时也是中国食品科技学会的理事,他向记者表示了上述观点。
中国农业大学营养与健康系的李再贵教授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说,从加工工艺方面来看,绿竹米是通过将淀粉糊化,接着让其老化形成淀粉凝胶,再对淀粉凝胶进行挤压成型而得到的,它属于淀粉凝胶类的产品。
营养价值或非常有限
在网络环境中,有许多博主对绿竹米进行了口感方面的测评。大部分博主称,经过蒸煮后的绿竹米饭,其口感较为黏稠,并且吃起来的感觉就如同糯米一样。
在某电商平台上,记者打开了一个绿竹米的产品宣传界面。相关信息表明,绿竹米不能浸泡,不能单独用于煮饭,必须和大米混合。它可以与其他杂粮米混合煮粥,先把其他米煮到 8 分熟,接着加入绿竹米煮 15 分钟,然后焖 5 分钟就可以出锅了。
绿竹米属于淀粉凝胶类产品。它在口感方面可能更具嚼劲。李再贵如此说道。
口感独特的绿竹米,安全性和营养性又如何呢?
李再贵向记者表明,绿竹米如同其他再生米也就是人造米那样,是由各种原料粉经挤压而形成的。这种绿竹米在市场上已经存在十几年了,“从食品安全方面来看应该是不存在什么问题的”。
李再贵提醒,绿竹米能够偶尔食用。然而,如果是为了增添营养而食用绿竹米,其效果或许会十分有限。
绿竹米的配料之一是淡竹叶粉,而淡竹叶粉是淡竹叶的提取物。范志红向记者表明,淡竹叶属于一种药食兼用的食材。“药食兼用的食材具备一定的药性,或许并非对所有的人都适宜,所以消费者应当谨慎购买。”(裴宸纬)
版权声明:本文为 “博览广文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0755-88186625
电子邮件
admin@lanyu.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