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领导人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表明,高校教师需坚持自身先接受教育这一原则,要努力去充当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要成为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以便能更好地肩负起指导学生健康成长以及引领学生前行的责任。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新的挑战。思政教师一定要始终将立德树人当作中心环节,持续提升自身的人格魅力,增强课堂引领力,提高理论供给力,全力为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新局面而贡献力量。
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提升自身人格魅力
教师职业具有特殊性,这决定了教师的人格魅力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有着不可忽视且重要的作用。“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来说是做人的工作”。由此可以说,思政教师的人格影响力在思政实效方面是第一影响力,并且对大学生的影响更具长期性和深刻性。
思政教师要有坚定的政治信仰。若思政教师缺乏坚定政治信仰,在教学中就往往会缺乏自信,进而给学生呈现出一个信仰虚无且信念薄弱的人格形象。所以,新时代的思政教师必须坚定政治信仰,站稳政治立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课堂讲授时要守纪律,公开言论时要守规矩,开展科研工作要有规范,要用优秀的政治品格做出示范。
教师拥有深厚的学识,具备独特的见地,这种深厚的学识和独特的见地能够深深地吸引学生,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这是教师人格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一方面要持续深入地钻研专业知识,以丰富的学术成果来支撑高水平的教学;另一方面要努力培养能够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去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做到讲解浅显易懂、引用事例丰富,让学生心甘情愿地接受教育和指导。
树立高尚师德。人格影响力的灵魂在于此。《论语》有云:“自身行为端正,即使不发布命令,事情也能推行;自身行为不端正,即使发布命令,百姓也不会听从。”思政教师在对待人和事时,都应当做榜样;无论是在讲台上,还是在生活里,都要留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全面提升综合素养,努力把自己锤炼成复合型的优秀教师,凭借自身高尚的道德风范去影响学生。
紧跟新的教育形势,提升课堂引领力
要通过课堂教学来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以此增强课堂的引领力。要把党的创新理论的核心要义、内涵本质、系统逻辑以及时代价值,向青年大学生讲解清楚,让他们明白。
坚定教学的自信。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并且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的有用人才。思政教学的开展与知识传播的开展,在价值意义方面是统一的,在职责担当以及目标追求上是一致的。
要充实教学内容。要增强思政课堂引领力,就需要持续不断地充实思政教学内容,把国家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教育等各项事业上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引入课堂,把社会最新发生的且学生最为关注的时事热点引入课堂,以此不断提升教学的吸引力,提高学生的关注力和辨别力。
提升教学能力。要坚持政治性、教育性和艺术性的统一,把党的创新理论成果融入到教学当中,针对社会热点问题进行生动且准确的讲解。将专业优势转化为教学优势,把学科优势转化为集群优势,积极促使“思政课程”朝着“课程思政”的方向转变。
立足新的历史方位,提升理论供给力
新的历史方位带来了广阔的研究场域,拥有了丰富的研究对象,搭建了生动的实践平台。新时代的思政教师应当积极投身于理论研究之中,持续提升“理论供给力”。
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对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问题、意识形态领域的问题以及国际国内形势方面的问题加强针对性研究。要让理论研究与政策研究相互辉映,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融合发展。从而做到思想性、系统性与学理性的统一。
坚持中国特色。从立足中国以及借鉴国外这两方面入手,同时挖掘历史并把握当代,既关怀人类又面向未来。积极构建思政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这些体系都具有中国特色。善于在理论层面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进行总结概括,以此为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提供学理支撑。
【作者单位:中国计量大学】
版权声明:本文为 “博览广文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0755-88186625
电子邮件
admin@lanyu.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